英论阁学术出版小课堂14:如何看待与“唯SCI论”脱钩
2020年3月,中国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文反对唯SCI至上,尤其不可以完全通过文章的影响因子来决定职称评定、工作机会和科研经费分配。此政策是否会改变国内学者的研究发表行为,对中国研究在国际上的产出是否会造成影响,至今仍是学界的热议话题。有论者认为它有助于遏制“唯论文”之风,优化学术生态环境。也有人担心会影响科研人员对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在开始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SCI与科研奖励之间的关系。
SCI至上的由来
SCI论文就是被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SCI期刊上刊登的学术期刊论文。半世纪以来SCI 数据库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目前最为重要的大型科学引文数据库,列为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选用刊物源自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以英文为主。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整体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学者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研究能力与学术影响。因此,SCI也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研机构、一所高校、一份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造成了SCI至上论。
SCI与科研奖励
西方国家和中国等国家都把SCI作为科研绩效评价工具。近年来,SCI论文以及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等在内的指标,成为学术评价以及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标。甚至部分高校对硕士生、博士生毕业的考核条件,导致了SCI论文带了点功利性质的意味。很多学者过于追求SCI论文指标,甚至将发表SCI论文的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等作为根本目标的“唯SCI论”,破坏了学术生态环境,出现学风浮躁和急功近利等问题。
完全破除“唯SCI论”可行吗
SCI论文的发表,尤其是在高影响因子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均经过了严格的同行评审;SCI论文,结合发表以后被其它高影响期刊论文引用的频次,能够呈现研究水平和影响;因此SCI的确是重要的科研评价指标,尤其是基础科学领域。
当然,SCI不代表一切!是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论文的被引次数不能直接比较。“唯SCI论”不可取,但剔除SCI论文的标准未过于激进,完全取消论文奖励其实并不合理。因此持续鼓励在国际高影响期刊发表有价值、高水平的论文,同时强化伦理与监管,树立正确的政策导向。对于应用学科,则需要从其实际效果和社会效益给予更多关注和倾斜。
所以,要破除的是“唯SCI论”,而不是“SCI”。
讲师
吕铭方博士、教授是著名学术出版专家,曾任英国物理学会(IOP)出版社的前总编,是拥有超过30份出版论文的物理学家。吕教授在过去两年担任学术作者服务国际领导品牌英论阁的中国区总裁期间,已举办30场中文在线讲座、并在中国各地高校举办超过120场线下讲座,已向超过十万的中国科研人员传授成功SCI出版所需要的关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