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审在科研发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是决定着一篇文章是否可以得到发表,所以也就有了一些脑袋“好使”的科研人员打起了同行评审的主意,如果能操纵同行评审的过程,不是就可以想发什么文章就发什么文章了吗?但是现在的同行评审基本上都是单盲或者双盲,作者是不知道审稿人会是谁的。不过投了几次稿之后就发现,原来是可以推荐审稿人的,而且还真有一些编辑懒得重新找人,就按着推荐审稿人的邮件地址发出审稿邀请。如果编辑这么做了,那不就是作者都知道了谁是审稿人了吗?这个圈于是就画成了。但毕竟有些审稿人不愿意配合的,一个巴掌拍不响,怎么办?把推荐的审稿人的邮件地址换成自己知道密码的不就成了吗?这样圈子不但成了,还是完全可控的。
跟其他的学术不端相比,构造同行评审圈的做法更加隐蔽,也更难发现,因为不是每个编辑都会去检查一个邮件是不是真的属于某个科研人员,即使发邮件询问了,如果得到肯定的答案,也不会再怀疑了。2014年7月,SAGA出版社在发现了台湾的Chen教授虚构同行评审圈的做法后,将该作者过去4年发表在《振动与控制杂志》的60篇文章全部撤稿。调查结果显示,这个Chen教授申请了多个Gmail和雅虎的假账号,并且伪造了专家身份,冒充这些专家给自己投稿的文章审稿。事情直到2013年5月,才被期刊的主编偶然发现。SAGA随着组织了一个20个人的法律和编辑人员调查此事,结果发现为了伪造虚假的同行评审和引用,Chen教授一共建了130个电子邮件账号,而有些审稿意见在文章提交之后的几分钟内就已经写好了,可谓神速。
对于这种虚构的同行评审圈,解决方式也很容易,只要期刊的编辑在发审稿邀请之前,先检查一下这些邮件地址,也许就能发现一些端倪,至少绝大部分的科研人员都有单位的正规邮箱地址的。但是如果是一些互相认识的科研人员私底下结成这样的同行评审圈,那要发现就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