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ly set to Index
Currently set to Follow

120篇虚构文章被撤销引起的思考

前几个月,nature发表了一篇文章“Publishers withdraw more than 120 gibberish papers”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 [1]。其实按照这些年来科研人数大量增加,科研人员压力不断增加以及伴随的科研道德不断下滑的趋势,出现这种文章应该是不足为奇的,仅仅是什么时候发表的问题。稍稍有一点点的好奇是,到底还有多少篇这样的虚构文章还舒舒服服地躺在某个数据库里面呢?

Nature的文章很含蓄地点出Most of the conferences took place in China, and most of the fake papers have authors with Chinese affiliations. 以nature这么高的影响力,这种说法无疑又加深了国外科研人员对于中国学术造假的负面印象。前段时间小组讨论的时候,一个学生说他看了一篇中国学者的文章,模拟的结果很好,他准备试试看。然后他导师想了想说,只看模型的话应该到不了那么好,还是找找比较更可靠的数据来源,很多中国的文章数据都被拔高了。发文章的本意是为了学术交流和提高自己的声誉,但是如果反而给人机会质疑自己的人品的话,那不是适得其反了。长此以往,哪一天期刊投稿的时候都要求提供一个数据真实性的agreement,那广大学者是准备很自然而言的接受呢还是很屈辱的接受呢?

正常地说,SCIGEN产生的文章是很容易识别的。但为啥仍然有这么给照单全收呢?甚至还能出现很奇葩的马屁审稿意见。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二字。现在那么多的野鸡会议摆明了就是忽悠注册费的,要挣钱可以,收了钱至少要做点事情吧,好歹得对文章的质量负点责任。这些会议的主席们好歹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把会议弄水他们没有责任吗?拿软件生成的文章来骗EI甚至SCI文章为什么就不能被曝光,解除职务呢?只能说在学术圈子,还没有真正可以执行下去的监督机制跟惩罚机制。要是没有方舟子,我们还看不到那么有料的学术造假。现在是有越来越多的造假事件给曝光出来,但是还是觉得对当事者的惩罚还不够。

也许还能找一个借口说,现在的科学评价体系不公平,唯SCI,唯文章数量的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是造成这一切都根源。如果没有发文章的压力,那些憋不出英文文章的科研人员怎么会铤而走险地用软件产生的文章去凑数呢?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好理由,任何热门的职业的竞争都强,任何行业都需要优胜劣汰。如今科研已经算是一个很饱和的职业了,想想很多年前有很多人有机会毕业了几年就当教授了,而现在美国一个教授的位置都可能有上百号人竞争。没有做科研的进取心又还想抓着科研名头的好处,把着那个位置不给更有竞争力的人还把自己当成体制的受害者,这样的人才是可耻的。

我们很需要一个类似纪委的机构对应对科研领域的造假和腐败,以及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揭发那些造假文章。只要科研人员意识到,造假造成的损失可以远远大于获得的利益的时候,学术造假的事情才可以越来越少。我们期待着这天早点到来,同时要记得把自己洗白哦。

[1] http://www.nature.com/news/publishers-withdraw-more-than-120-gibberish-papers-1.14763

Researchers Poll

在学术写作中使用AI工具时,您认为主要挑战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