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审背后的“隐身人”
在科研领域,同行评审是同行专家受邀对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提供博学且批判性评价的过程。同行评审为研究资助者、学术期刊编辑和图书出版社等提供建议。受人认可的研究成果是经过同行评审严苛审核的,大多数科学资助也都以同行评审为依据,学术的成就也基于成功发表同行评审的出版物和获得资助。简而言之,同行评审在学术界是关系到每个科研人员的重要过程。
评审的同行一般是公认具有学术地位的人士,具有专业教育背景,在某一领域做出广泛被认可的贡献。正因为同行评审对大学教职人员的雇佣和晋升,学术研究资助,文章专著等研究成果的评价起到决定性作用,公开透明客观公正的评审制度就至关重要。然而,最近在bioRix发表的一篇调查结果暴露出同行评审背后的“隐形人”——初级科研人员。调查采访了近500位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科研人员(博士后和博士研究生),大部分受访者在美国(74%),少部分在欧洲(17%)和亚洲(4%)。超过半数的年轻科研人员说有过为导师或者资历较深的同事代写同行评议的经历,然而从未得到任何专业上的声望及认可,错失结识期刊编辑的机会。超过80%的受访人认为这种做法不符合学术职业道德。
代写和“共同评审”需要区分开来。“共同评审” 是一种确立已久的培训方式:受邀的评审人与初级研究人员分享论文,对论文质量共同提出评估意见,初级研究人员既获得评审论文的经历,也获得专业上的声望及认可。然而代写则完全是对初级研究人员的利用,对其贡献不提供任何回报。此调查研究的作者曼荷莲学院分子生物学家Rebeccah Lijek表示“共同评审和代写经常被混为一谈,前者会被用来掩护后者的正当性。但它们是不同的:前者是可行的培训方式,而后者缺乏应有的回报。”
对于期刊编辑来说,代写违反了同行评审的保密制度。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医学和健康期刊副主编Sabina Alam指出,“编辑基于他们所邀请的学者撰写的评审报告来决定是否接收发表论文。编辑全力寻找最合适的审稿人,不希望审稿人分享论文,除非明确表示可以接受共同评审。如果研究人员希望共同评审,最好在邀请他人之前让编辑知道。这样可以确保这个人很合适,没有利益冲突。同行评审是学术工作,应该得到认可。”
北卡罗莱那州三角研究园的国际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生物伦理学家David Resnik认为代写是弄虚作假的行为,不仅使学术声望缺失,也使初级研究人员的利益受到巨大损失。他还表示,“同行评审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但它在职业道德、客观性和公平性方面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