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引文,科研社群中的老鼠屎

评价一位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主要看其是否发表了经过同行审阅的书面资料,手稿及申请案等书面资料中不可或缺的就属适当的引文和关键的书目,研究的创新性固然重要,但唯有引文和书目能彰显论文作者在扒梳文献时下的功夫,也才能让论文的读者对眼前的这条知识小船在学术大海里有清楚的定向。走过研究生这条路的同仁们都知道,适当的引文和关键的书目,有时甚至比论文本体还具启发性。然而,学术出版中也出现很多因为误引而流传开来的错误概念与误导,形成所谓科学迷思(scientific myths)。

挪威埃尔沃吕姆应用科技大学的Kåre Letrud 和Sigbjørn Hernes发表在《PLoS ONE》的论文就特别探讨了不正确的观念如何逃过学术界的审阅而存活下去。他们选择了“霍桑效应”的经典案例;“霍桑效应”就是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的效应。他们找到三篇实为批评“霍桑效应”的文章遭到误引,其中一篇被误引的是Gustav Wickström 及 Tom Bendix在2000年发表的论文,认为霍桑效应是“模棱两可和有争议的”,然而196篇引用这一评论的论文中共有155篇发生误引的现象,认为他们肯定了霍桑效应的有效性。加上误引了另外2篇论文的文章,一共分析了613篇文章后,他们发现科研见解如何被错误重塑:某个概念透过“据偏见的错误引用”在学术界广传,后续引用人没有追溯原文,只采取原始错误引用的观点,因而造成科学迷思的形成。

危害甚于误引的是通过同行审阅的错误研究

爱思唯尔出版的《柳叶刀》自1823年起即是权威医学期刊,其2011年刊出的一篇研究指出,慢性疲劳综合症可以透过看心理医生或做做运动得到缓解,有60%的可能会让你感觉好点,还有20%的可能会让你康复。真不知是偶然还是必然,许多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患者刚好是科研学者,他们发现文中的结论与他们的真实经验不符,历经5年,透过许多科研机构的力量推动翻案,才让原始实验中过宽的判定和影响实验结果的人为因素暴露出来。但是这5年中已有不少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患者因医师错误的建议不见康复,反受其害;医师哪晓得权威期刊论文中的研究结果竟是错的?其实科研的实验结果必须有可复制性,然而仅为检测而复制他人的实验又不计入学术成果,当然乏人问津了,其结果就是,无人验证科研试验的可复制性,让错误研究得以在学术界中流窜。

进来还出现几乎给钱就发的掠夺性期刊(predatory journals),被学术界认定为垃圾期刊,就是因为少了同行审阅的环节。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的副教授Jeffrey Beall在2008年就开始着手调查,并于2012年推出了一份可疑期刊的黑名单,说有些期刊单纯为盈利而非学术公益目的出版,并将其称为“掠夺性期刊”,2013年在Nature上发表文章,爆料出版界的黑幕。掠夺性期刊上滥竽充数的文章影响学术成果审核是一回事,万一学者不察而引用,散播了不正确的资讯,对社会大众产生不良影响更是学术界无法承担的罪名。

发表评论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X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已达到阅读文章上限。免费订阅,获取更多
关于科研写作和学术出版的文章与学术资源,包括:

  • 820 +文章
  • 15+ 免费在线讲座
  • 10+ 专家播客
  • 10+ 电子书
  • 10+ 检查清单
  • 50+ 信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