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比较大的或者比较有影响力的会议有3种口头报告,分别是plenary talk,keynote talk跟普通的oral talk。
Plenary talk,也叫大会全体特邀报告,一般能给邀请做特邀报告的人都是牛人,比如有次去参加的国际会议就邀请了2个诺贝尔奖得主,还有4个国家实验室负责人跟牛组老大这种级别的人做报告。这种报告一般是一个小时的样子。报告的内容覆盖面也比较广,往往涵盖了好几个研究方向。报告的方式也是高瞻远瞩,在很高的位置看总结研究方向的过去,展望未来。如果是一个实验室负责人做这个报告,那是要将他们整个实验室涉及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拿来说道一遍的。一般来说,做特邀报告的人不但不用交会议注册费,给报销机票住宿,甚至还有劳务费可拿。所以像这种报告,俺等这种小菜鸟就只有景仰的份了。能有机会跟这些人握个手,混个脸熟都觉得挺荣幸的。特邀报告一般都是安排在一天报告的第一二个,而有时候会议安排比较紧的话,这种报告会很早就开始。不过建议喜欢睡懒觉的兄弟姐妹们还是克服一下,这种报告一年难得听到几回,一定是要去参加的。
keynote talk,也算是邀请的,报告内容是某个具体方向上比较重要的结果。所以面向的对象就不是全体会议人员,而是对某个研究方向有兴趣的人。这种报告一般是30分钟,也有45分钟的。跟第一种相比,做这种报告的人就要差一个等级了,既要交注册费,还要自付机票跟住宿。做报告的人一般是某个项目的负责人,基本上都是在第一线工作的科研人员,所以这种报告也是比较接地气,大致上还能听得明白。如果有问题的话,也可以得到比较具体的回答,更有实际意义。虽然一般项目负责人不会轻易放弃做keynote报告的机会,但是有时候实在忙不过来的话,也可能让某个项目成员来做这个报告。
普通口头报告的成分就比较杂了,有已经成名已久的老专家来就某个具体的问题进行讨论的,比如俺就听过有国内的院士在某个国际会议上做一个普通的口头报告,内容也是集中在一个很小的研究课题上,当时是觉得这种报告跟一个名声赫赫的老院士有点不搭调。实际上老外对这个看得倒是很淡,很小众的研究方向就是应该放在这种普通报告上来讲的嘛。当然也有俺这种小菜鸟拿这种机会来混个脸,长点经验的。报告的内容也都比较具体,很多时候都不怎么听的懂。所以菜鸟们要是做这种报告的时候,发现居然有几个大牛在底下听,有时还点个头的,然后居然还提点问题的,应该是觉得很荣幸,倍有面子的。